下一次危机
古人教育我们要居安思危。 中国未来面临的危机是什么呢? 环境问题?雾霾? 不是,我们现在就面临各种环境问题。 我们现在就受到雾霾的毒害。 所以它不是未来的问题。 它是今天的问题。 伦敦、洛杉矶和纽约等城市均受到过雾霾的困扰。 现在,我们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时比几十上百年前有了更好的技术手段。 我认为环境问题、雾霾问题会在10到20年间基本改观。
那是不是南海问题,汇率问题呢? 新上台的川普语气强硬,虽然现在他正忙于处理在墨美边境建墙,以及非法移民和难民。 说不定过段时间就会在南海挑起冲突,或者是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
关于操纵汇率这件事,还真难辩解。 美联储主席完全和美国联邦政府没有关系。 他或她由银行会员选举产生,而非由政府任命。 美联储主席并不隶属于联邦政府。他或她与总统的关系因人而异。 前段时间美联储主席耶伦和川普还打过口仗。 而中国央行行长则不同。 所以美国可以不断地说,“你操纵,你操纵”。 中国政府也很难摆道理讲逻辑,只好持续地回应,“我没有,我没有”。 直到汇率达到双方接受的水平。然后双方都歇歇气,看看有什么更新颖的话题。
至于南海、钓鱼岛、朝核问题,或者中印边界争端,均是局部。 会有波澜,但不会有危机。即使台湾问题,两岸均是中国人,不管是分是合,都不会是中华民族的危机所在。
教育体系
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成功地帮助中国从大部分人为文盲转换成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 它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支持中国的腾飞功不可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和国外的发展,教育-不仅是义务教育,还包括高等教育-都要不断改变以适应新的需求。 如果不做出改变,我们将来可能的危机就来自于此。
中国大学之前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备战高考。 在这种一考定命运的框架下,小学到中学的教育形成一层层的过滤网。 如果学生具备以下任一条劣势:不擅长数理化,不善于应对考试,智力发展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语言能力差,心理上不容易承担压力,家庭不支持,环境不允许,……,我还可以列举很多, 他或她就没有办法得到高等教育。
在这套教育体系里面,具有数理化天份的学生不太会被埋没。 但是,整个社会的运作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任何天赋都是整个社会的财富。 看看美国一个歌手所能够创建的GDP。 泰勒·斯维夫特、凯蒂·佩里、希雅都在数千万到数亿美元。
即使不与发达国家比较,与中国发展阶段类似的国家印度也在推行全民高等教育。 我们总以为高等教育资源有限,要通过考试将大部分人挡在门外。 但你知道吗?不要说以为全民提供高等教育为目标的甘地国家开放大学(注册学生超过三百万), 像德里大学这种排名前列的大学,其学生也要有40多万。
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导致未来支撑这个国家的人群不能得到平衡发展。 同时,我们现有体系筛选培育出来的人在不断地走向国外。 因为数理化这些科技和工程领域的人才是全球化的。 各大高校顶尖的学生毕业后不是出国进入国外的科技企业,就是走向国外的研究院所。 国外的研究机构所取得的成果基本上是对外开放的,所以理论上讲中国也可以从这些人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中获益。 虽然基础研究没有太大区别,但在实用科学领域,这些人投入精力去钻研的就不再是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总体来说,教育应该服务于国家的未来。 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片面地偏重某些学科,某类人群。 同时又不断失去那些闯过层层障碍的顶尖学生。 如果我们现在不改变,10年或20年后,我们将面临一场危机。 不管最终治理雾霾会付出多大的努力,治理这次危机将会付出更多。
我也学学贾平凹,以后省略2000字。这后面的部分是讲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以及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个人的发展。 众多个人发展自己的天赋和才能才能带来社会的发展。
留下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