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视点-2015中美教育数据分析(一)

4 分钟阅读

数据可以反映许多问题。 下面我们就比较2015年中国和美国教育方面的一些数据。 看看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什么?

历时60多年,教育系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别国的经验不会令我们茅塞顿开,也不会有一项两项的改变可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从细处着眼,我们依旧存在巨大的潜力。 中国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也要依赖于教育系统的提高和改进。

为什么选择2015年呢? 原因是2016年刚刚过去。 诸多数据要在2017年后半年才能陆续汇总公布。 2016年底时,2015年的数据基本上全部定稿了。

下面是2015年度美国的统计数据,以百万为单位。

美国2015

需要注意,美国小学包括幼儿园。 而中国幼儿园属于学前教育,小学从一年级开始。

2015年未美国共有人口3.23亿。经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

  • 学生占总人口比例为23.49%
  • 攻读学位学生的比例为26.73%
  • 教育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为3.07%

这些数据说明什么呢? 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口中约四分之一是学生。 这个数据好像比较高。 在中国,尽管学生也不少,但放眼望去,比例没有四分之一那么多。 其他两个数据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没有看出来有什么明显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的数据。 中国并没有统计在私立学校的教师和员工的数据。我们只好根据公立学校的比例进行推算。

下面是2015年度中国的统计数据,以万为单位,不是百万。图中绿色标出的数据为估计值,它是按照公立学校的比例推算出来的。

中国2015

中国2015年的人口是13.7349亿。经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中国对应的比例。

  美国 中国
学生占总人口比例 23.49% 22.22%
攻读学位学生的比例 26.73% 13.95%
百名学生均摊教育从业人员数 13.07 6.66
教育从业人数占总人口比例 3.06% 1.48%

从上面的表可以看出,中美在校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非常接近。 这是个好现象。

出现差别的是学位学生的比例。中国攻读学位的学生的比例只有美国的一半。 直观的解读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比例有待提高。 真实的差距可能并没有这么大。 中国幼儿园入学早,普及率高,所以拉高了学生的基数,从而使得高等教育的学生比例下降。 另外还需要考虑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为本科生。 中国的大学在将高中生快速地转换成大学生方面特别高效。 学生只需要在学校4年(或5年)就可以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在校时间短。一旦过了某个年龄段,中国鲜有再回到大学读取学位的情况。 但中国的比例的确要低于美国。 新经济依赖于高等教育。 这方面中国肯定要提高。

百名学生均摊教育从业人员数是每100名学生平均下来的教育从业人员数,教育从业人员主体为教师,也包括后勤,管理等。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每百名学生摊到的教育人力资源是13个人。 而中国只能摊到6到7个人。

美国的教育从业人员包括全职和非全职(part-time,中国一般将part-time的工作称为兼职。 字面意思是身兼多职。实际上part-time的雇员可能并没有其他职业。 其工作性质类似于按工作时间计费的雇员,或计时工。 教师取得学位后,在没有得到全职工作前,往往会从计时工作做起,等待全职的工作机会。)

非全职的人员数被折合成等价的全职员工数。 5个每周工作一天的兼职人员仅计为1名全职员工。 在统计数据中为1。 所以美国教育从业人员的实际人数高于上表中体现出来的人数。 而中国的教育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全职。 美国数据采用实际的工作时间来计算, 所以更贴近每100名学生实际需要的教育资源。 中国教育数据中的从业人数是实际雇用的人数。 虽然大部分时间他们都会将全部的时间花在教学上, 但毕竟有忙有闲。在闲时,每个人依旧计作全天从事教学工作。 而美国教育系统里,时忙时闲的任务往往由兼职雇员来完成。 在这上面,他们更加灵活。

这个数据反映出来两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中国从小学开始就开始有专科教师。 数学教师教数学。 语文教师教语文。 而北美在小学中并没有这样明显的职责划分。 大部分班级由一位教师(辅以实习生)负责全部教学任务。 所以中国班级普遍较大,尤其是在初高中阶段。 班级的大小大部分由学生的数量来决定,而非出于教学质量。 北美每个班的人数有限制,一般为20多个左右。

中国高中教育百名学生生均教职员工比例最高,接近11个人。 这体现出来中国的高中教育现在受到超过其他阶段的投入和重视。 这当然是中国高考制度的结果。

教育从业人数占总人口比例显示中国只有1.5%左右的人在从事教育行业内的工作。 而美国这个比例是中国的一倍还多。 还要注意,美国的数据是将兼职折算成全职。 实际全职和兼职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比这个数据还要高,可能会在4%以上。

结合上面诸多因素,我们透过后面这两项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每名学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会更多。 因为生均的教育人力资源更丰富。 同时美国社会将更多的人力投入到教育行业内。

后续的文章会比较资金的投入。

最新的:

留下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