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输掉教育竞赛

4 分钟阅读

如果把教育比做一场竞赛,那中国正在不断地拉大与其他对手的距离。

人力和物力投入

前面的《数据视点-2015中美教育数据分析》已经清晰地表明, 我们人力投入不及美国一半。 我们高等教育占总学生数的比例不及美国一半。 我们的财政支出生均只有美国的40%,同时还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在发达国家中在各项数据里面并不占优。

几则新闻

如果上面的数据还可以接受的话,我们要看到,发达国家的教育并非静止不动。

  • 2017年1月美国纽约州长提议为州立大学满足条件的学生免除学费。 只要学生家庭收入小于或等于12.5万美元,就可以在二年制或四年制的公立大学免费上学 (北美高等教育分college和university,中文都称为大学,但college更注重实用,比如电工、机械师等,一般没有硕士生和博士生)。

  • 2017-18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助学计划中,全职单身学生可以拿到最多13260加元,而已婚的学生或独自抚养子女的学生可以拿到最多22440加元。这些钱读计算机科学等比较昂贵的学科都够了(医学某些学科可能会耗费更多,但读医学院的学生基本上家庭都会有准备。)从下年开始,如果父母收入小于等于5万加元,你上的是公立大学,并且全职读书,则助学计划提供的钱足够交纳所有的学费。

美国和加拿大现在正在努力向全民提供高等教育。 与之相比,中国每年都有几百万学生在高中之前离开学校。 高中教育估计只能覆盖50%。

有次与一位来自印度的同事闲谈,我问她读书的大学 (德里大学)在校学生有多少,她去查了查说有44万。 这个数字把我吓了一跳。我93年上同济大学时,新生在6000人左右,后来经过历年扩大,现在估计有2万以上。 和这个大学的规模差距非常大。 这还是不是印度最大的大学。 甘地大学有4百万注册学生。 当然这个大学是在线教学和远程学习相结合,目标就是向全民提供高等教育。

谷歌、微软、Adobe现在的CEO都是印裔,都在印度接受高等教育。 人才并非选定几个人,不惜代价培养就可以。 要满足对于人才的需求,我们需要让尽可能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从而获得展现他们天份的机会。 如果印度将大学的规模减半,那说不定这三位中哪一位就被刷出高校。 根本没有机会到美国继续学习、工作。

新科技的采纳

我们都知道苹果的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谷歌的安卓手机,微软的Windows和Office软件。 这些均是面向消费者的产品。 上述公司都有一部分产品我们没有机会接触到-教育产品和解决方案。 他们都在小学到中学教育里面有产品和解决方案。 比如Google Classroom,Google Chromebook,微软的Office for Education,苹果提供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 在小学中经常会看到一排排的iMac。 教室基本上都会有台计算机(一般也是iMac)、投影仪、白板等。 开发这些软件不是因为他们心系教育,而是教育系统的采购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 前面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开支要占到总财政支出的17%以上。 北美这个数字太分散,不好计算,但肯定是个非常大的数字。 小学中谷歌的Chromebook和iMac电脑非常普遍。 微软的Surface还没有在这个领域取得大的份额, 但这个行业内的软件厂商为教育开发软件系统时,如果你不支持Office for Education,微软总会或威逼,或利诱,使之不同程度地可以和Office for Education集成。

根据某研究机构2016年关于高等院校的学习内容管理系统的报告, 经历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学习内容管理系统已经逐渐整合,成熟,开始向集成、更细粒度的分析和更智能发展。 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没有怎么起步。 各大高校采用的系统或者自已开发,或者以满足必需的功能为主。

以上种种,都显示出中国的教育系统在新科技的采用上要滞后。

教育的内容

教育的内容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面临挑战。 以美国为例,由于各州控制教育的内容,标准不一。 各种学校间(公立,私立或特许学校)也不容易协调一致。

美国曾推出过一些基本的标准测试。 但这样带来的问题是教师就以这个基本要求为准,不再扩充。

加拿大前段时间也曾因为学校的性教育教材引起许多家长的抗议。

中国的问题在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内容单调,实用性不强,偏重理科。 由于各级入学考试的激烈竞争,这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的趋势是延长受教育的时间,这就要求教育要使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价值。 如果学生在学校中体会不到价值,那当然就会萌生退意。 初等教育中国并不弱,但面临内容的调整和转型等问题。

中国的高等教育依旧沿袭高中及以前的教育模式。 其入学方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设施等无一不面临紧迫的调整与挑战。 长路漫漫呀。

最新的:

留下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Loading...